炀
(煬)
yáng
(1) ㄧㄤˊ
(2) 熔化金属。
(3) 火旺。
(4) 烘干,烤火。
(5) 古代谥法,去礼远众称“炀”。
(6) 郑码:UOYO,U:7080,GBK:ECBE
(7) 笔画数:7,部首:火,
煬
yàng
[形]
(1) 炽热 [hot]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汉·东方朔《七谏》
(2) 又如:炀火(烈火);炀旱(炎热干旱);炀炀(火盛的样子);炀和(融和;暖和)
(3) 另见yáng
[动]
(1) 熔炼金属 [melt metals]
以一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另见yàng
【巳集中】【火字部】 煬
解釋:—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註】今江東呼火熾猛爲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又【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竈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又【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註】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又【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又【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