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世昌(1855年-1939年6月5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水竹邨人、弢斋。祖籍浙江宁波鄞县。其曾祖父、祖父在天津为盐商,故又落籍天津。出生于河南卫辉府府治汲县(今卫辉市)城内曹营街。清末民初,曾为北洋政府官僚。冯国璋代理黎元洪辞职所余第一任大总统任期后,1918年,徐世昌获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支持,选举为第二任(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曾是袁世凯的支持者,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
1879年,徐与袁世凯在河南开封结为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1886年(光绪十二年),徐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徐兼任新建陆军参谋营务处总办,是袁世凯的幕僚之一,此后累获擢升。1905年,袁世凯创建警察,保举徐世昌为巡警部尚书,负责京师的治安。是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
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其时东北处于日俄争霸之中,清帝国的根本屡被蚕食。徐世昌多所举措,采取开商埠、借国债、连与国、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并在东北推行新政,以此来抵制日俄对东北的控制。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罢黜,徐世昌自请病退,调任邮传部尚书、津浦铁路督办。
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成为仅有的四名汉人内阁成员之一,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徐任军咨大臣、加太保衔。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徐方向清室请辞。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隐居青岛观望时局变化。
1914年5月,袁世凯据新的约法(《约法》,俗称“袁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其时袁世凯称呼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为“嵩山四友”。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效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力荐段祺瑞继任。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任总理。二人不久即发生府院之争,徐以北洋军阀元老资格应邀抵北京,先调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后又调解直系首领冯国璋和段祺瑞的矛盾。
黎元洪去职后,新总统冯国璋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不和,冯氏的总统任期届满,冯段二人相约共同下野。1918年10月,徐世昌经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选举为总统。他标榜“偃武修文”,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2月于上海召开南北“议和会议”,但无结果。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时,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的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在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斗争中,徐世昌惯以元老身分和居间调和者的角色因势操纵。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控制了北洋政府。曹锟、吴佩孚指徐世昌总统为非法,迫其在6月2日去职。自此,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英租界。徐世昌晚年,日本人尝试邀徐出任华北政府职务,徐世昌拒绝参加日军组建的华北傀儡政府,保持了民族气节。
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于天津,享年85岁。
徐世昌先后娶卫辉曹氏和辉县席无棣为妻,曾经在辉县百泉“水竹村”置办田宅。
徐世昌文人出身,诗、书、画俱晓。总统任内,曾成立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即后来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的高涨,徐极力鼓吹“尊孔读经”以为抵制。徐世昌退出政界后,于天津“退耕堂”过隐逸生活,借助僚友门客编撰书籍20余种。徐世昌著有《欧战后之中国》、《退耕堂政书》、《大清畿辅先哲传》、《书髓楼藏书目》、《东三省政略》等书。徐世昌的书画作品颇有声誉,曾在中国、日本及国外画展中展出。
1914年5月1日成立。 国务卿徐世昌、外交总长孙宝琦、内务总长朱启钤、财政总长周自齐、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司法总长章宗祥、教育总长汤化龙、农商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梁敦彦。
前任: 孙宝琦 |
中华帝国政事堂国务卿 1914年─1916年 |
继任: 段祺瑞 (第一次内阁) |
冯国璋 | 大总统 1918年10月─1922年6月2日 |
黎元洪 |
前任: — |
清朝东三省总督 1907年6月12日-1909年2月8日 |
继任: 锡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