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与家谱血统 |
进入贴吧参与讨论 |
|
Http://www.uname.cn 2006-6-20 点击数: 转载
双击滚动 |
关键字: 姓氏 家谱 血统 |
|
|
家谱与姓氏,历来就是我国姓氏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向来重视对自己过去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编辑了各种各样的一家之史、一地之史和一国之史,其中的一家之史就是家谱。由于家谱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无始无终的过程,是“纯正血统的可靠蓝本”,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修撰谱牒。 其实,我国各家各姓向来重视对家谱的修撰。早在商代时,人们就已开始修撰谱牒,其中“兜”的家谱还保留到今天(见甲骨档案“库”1506)。西周至战国时,谱牒有了相当的发展,至朝廷也设有掌管谱牒的员。五代宋元以后,朝廷不再设掌谱之官,私家修谱之风异军突起,到明清时几乎发展到“家家有谱”的境地,谱牒之学又重新振兴。各家各姓往往30年修谱一次,届时全族上下热闹繁忙,洋溢着一派庄严喜悦之情,被认为是族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 谱牒的作用是“明世次、别亲疏”,也被当作一家一姓血统源流的可靠蓝本。在我国,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拉名人作祖先,因此也就使血统本身的意义并非真的那么确实可靠。如在古代,几乎所有的开国君主都要伪造自己的世系,把自己的家族与以前的帝王将相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创者曹操本是由夏侯氏人继曹姓的,但仍自称其先人出自黄帝,而曹操之子曹植又说其先人姓姬,是周王室的后裔。后来,曹操孙魏明帝说曹氏是虞舜的后代,出自有虞氏。作为一国之君的曹氏,竟然如此三易其祖,说明他们自己已经不知道血统所出。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自称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之后。他说,楚杀白公胜,其子逃亡秦国,世代为将,如白乙丙即是其中一个。其裔孙白起为秦立过大功,受封为武安君,白氏从此大兴。其实,白居易的这些自述也是无稽之谈。因为白乙丙生活时代要早白公胜一百多年,不可能是白公胜的后代。 我国古代许多家族强拉名人作祖先,其做法实际上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我国姓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离合演化,情况是十分复杂的。有许多姓氏同姓不同宗,尤其是一些大姓,来源更为复杂。有许多姓是当今第一大姓,其主要来源今天可考者已多达数十种,其中有出自黄帝之后者,有王子比干之后者,有虞舜之后者,有少数民族之后者;另有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妫姓之王、虏姓之王等。今天的王姓人虽然同姓王,由于历史上来源不同,当然不可能有相同的血统(参见笔者《中华姓氏通书·王姓》,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再如山东曲阜的孔姓,自孔子以来就有世代相连的世系,他们是孔子之后虽然毋庸置疑,但如果认为天下孔姓都与孔子有关则不合事实。从各种记载上可以考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贵族孔父嘉之后;但当时卫国也有孔姓,陈国有孔姓,郑国有孔姓,这四支孔姓人后来都有子孙传世,由于四支中只有孔子之后,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血统。特别是清代时,全国孔姓与颜、曾、孟三姓联合修谱,凡姓孔者都被认为是孔子的后代,使本与孔子无关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获得了正式的确认。从此,要想区分哪些人与孔子有关,哪些人与孔子无关,就更加困难了。 同姓不一定同血统,不仅从历史上可以看出,而且还可以从遗传学角度进行证明。我们假定一位姓王的男子与一位姓张的女子结婚,生下孩子,那么在孩子身上,王姓血统只占据1/2,这个孩子长大了,再与姓李的女子结婚,生的孙子,王姓血统又递降到1/4。孙子长大了再和姓刘的女子结婚,生下曾孙,王姓血统在他身上只占1/8。如此子生孙,孙生子,代代递降,数千年后,所谓的血统已经变成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真正的血统也不过是“天文数字”了。因此,历来在我国流传甚广的“万代一系”、“某姓血统”等观念,其实并不是科学的。 所以说,要在今天的中国土地上,找出一个自黄帝以来,一直是100%纯正血统的姓氏,完全是不可能的。 |
|
|
|
|
|
|
|
上述资料仅供参考,如果发现我们的数据有遗漏之处请告诉我们! 参与讨论和修订资料 |
【返回上页】【发给好友】【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