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 sī [代] (1)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this]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斯 sī [连] 则。就 [then]——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斯 sī [形] (1)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humble;low]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2)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3) 白色 [white]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斯 sī [助] (1)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of]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2)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be]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3) 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function word]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