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等。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
1874年10月25日,黄兴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地主家庭诞生。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母亲罗氏出生名门,养育了2男4女。黄兴在6个兄弟姐们中排第六。黄兴幼年时思想受湖南的明末大儒王夫之的影响很深。22岁中秀才,黄兴在读书之余亦喜爱武术,曾拜拳师李永球,学习巫家拳。1898年,受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荐,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开始同情维新运动、认同变法主张。1902年,于两湖书院毕业后,被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抵达日本后不久,即和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介绍西方的文化科学。
1903年,帝俄掠华加剧,引发留日学生掀起拒俄运动。黄兴义愤之下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5月,于弘文学院毕业后,黄兴回到上海,途经武昌时,黄兴返回母校两湖书院发表演说,武昌府知府兼院长梁鼎芬奉上令将黄兴驱逐出湖北省境。黄兴于是将随身所携带的四千余册《革命军》和《猛回头》分发给军学各界,然后登轮返湘。旋即在长沙明德学堂创办了“东文讲习所”的日语学校,并翻印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大量革命人士的书籍。
1903年11月4日,他以其虚岁三十大寿为由,卖掉自己家36亩庄园,邀集刘揆一、章士钊、宋教仁、周震鳞、胡瑛、张继等十二人,在长沙坡子街附近的保甲巷彭渊恂宅集会,以兴办矿业为名成立华兴公司,口号是:“同心扑满,当面算清”。
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在长沙龙璋的西园寓所正式成立,他被公推为会长,以“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为革命志业口号。随后约半年时间,华兴会大力招募会员,并在外地设立分会,同时联络其他同性质的组织,议定于农历十月十日慈禧太后70岁生日大宴时在长沙起义。不久,黄兴变卖长沙的祖屋、田产多处筹集革命资金,并在长沙小吴门正街创办东文讲习所作为活动据点。
1904年10月24日,由于起义的风声走漏,清朝官府派兵查封了华兴会,起义未发动即失败。黄兴从长沙转移到上海,再逃往日本。次年黄兴再次回国策划起义,失败后再次折回日本。
1905年7月,他在日本结识刚到日本的孙中山,并力主孙中山筹组中国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黄兴任同盟会行政庶务组长兼任副会长,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当时号称孙黄,之后主要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夏,到越南河内,与孙中山一起策划在南方起义。9月时黄兴先后发动并指挥了钦州、防州起义;12月发动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黄兴等人由安南再次进入广西,率领200余人在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与2万清军周旋月余,并激战数十回,大破清军。后弹尽粮绝,以四人而御六百敌军,机智从容退回河内。之后他又发动云南河口等起义,都遭失败。
宣统元年(西元1909年)秋受孙中山之托,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于次年春在广州新军中发动起义,起义再次失败。1910年11月3日,与孙中山等在南洋槟榔屿(马来西亚)集会,决定在广州再举行起义,与清军决一死战。
宣统三年三月(1911年4月23日),同盟会组织发动第三次广州起义,赵声为总指挥,黄兴为副总指挥。他连发三弹,首先发难,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发现总督张鸣歧已逃跑。此次起义多人牺牲,事后收硷殉难者遗体,有八十余具,察实身分者七十二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兴指挥队伍杀敌,战至最终只剩他一人。右手负伤,断两指,逃到广州河南女同志徐宗汉家,由她护送至香港就医。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28日,黄兴由上海到达汉口,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指挥民军同清军的战斗。在汉口、汉阳苦战20余日后,民军退至武昌;此时,黄兴认为应转攻南京,遭当地革命党人反对,乃辞职去上海。黄兴于12月赶往南京指挥战事,并于12月2日一举攻下南京城。
在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相继光复后,12月4日,宋教仁、陈其美等却召集留在上海的各省代表在上海江苏省教育总会举行会议大会以投票的方式,议决公电孙中山归国主持大政,推举黄兴为暂定大元帅,并主持南北议和的谈判。黄兴对大元帅之职务一再推让。后改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黄兴仍一再推让。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兼任参谋本部总长。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编南方各军。后因没有经费,军队哗变,乃取消留守,退居上海。同年8月,同盟会等组织改组为国民党,黄兴任理事。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 =党负责人)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 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7月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次日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并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9月,南京被北洋军攻陷。不久讨袁运动失败,黄兴再次逃往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计划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黄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不赞成重新组党并且拒绝加入。于7月8日乘船离开日本赴美国(15日到达)考察,宣传反袁思想。
上海福开森路393号黄宅灵堂1915年12月15日,袁世凯称帝。黄兴派人促进云南护国军起义讨伐袁世凯,并在美洲为蔡锷率领的云南讨袁护国军筹措军饷。1916年6月,因孙中山、蔡锷多次电催,于是他由美国赶往日本,为国内反袁斗争筹款购买军械。当月袁世凯忧愤而死。7月4日,黄兴从日本返回上海。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孙中山与黄兴为建立“中华民国”政府的两位最高元勋,常常以“孙黄”并称。清末的重要革命团体和革命活动,多为两人所谋划组织。1905年,孙中山所建立的兴中会与黄兴所建立的华兴会等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同盟会成立会上,黄兴提议:“公推孙中山先生为本会总理,不必经选举手续”,孙中山被推为总理。
1906年,在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时,孙中山主张青天白日旗。黄兴主张用井字旗,以示中国历史井田制社会意义,认为青天白日旗旗的形式不美,并认为与日本国旗太阳旗相近,有日本并华之嫌。孙中山嫌井字旗太过复古,双方争执不下,孙中山坚持己见,黄兴力争不得,甚至大怒,誓言要脱离同盟会籍。章太炎、刘揆一则从中调解,暂时搁置议案。这是辛亥革命以前孙、黄最大的一次分歧,后黄兴“为党与大局,勉强从先生意”,放弃自己主张,孙文也改造了青天白日旗为青天白日红旗。1927年,率领国民党军北伐的蒋中正,在金陵组织国民政府时,依孙中山生前遗愿,把国旗更改为青天白日红旗。
1907年,光复会的章太炎、陶成章等人以潮州起义失败为由,要求罢免孙中山的总理职务,另举黄兴担任,黄兴推辞。最终光复会退出中国同盟会。
1909年秋天,陶成章等起草《孙文罪状》,再次对孙中山发难,要求改选同盟会总理。黄兴极力进行抵制。黄兴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表达了“陶等虽悍,弟当以身力拒之”的态度。后来陶成章被孙中山与陈其美遣人刺杀于上海广慈医院,杀手为蒋介石,。
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几次“倒孙”风波中,黄兴素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坚定地拒绝名利的诱惑,其大公无私和忍让顾全的态度,赢得了多数民国元老乃至于后世人的敬重。
往后,孙黄在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针对讨袁的方式时再次有分歧,孙中山认为应该武装反抗,而黄兴认为应该寻求司法,走和平路线。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时,黄兴在江苏响应孙中山,发动起义。不久失败。孙中山把这次失败原因归结于党员不听话,特别是黄兴不听话,要另组秘密的中华革命党,以服从他为第一要旨。最后黄兴并未加入孙中山当年7月所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而离开日本前往美国。在旧金山时他接到一些拥护者的来信,希望他另行组党。黄兴回曰:“领袖惟有孙中山,其他不知也!”
1916年黄兴逝世后,孙中山闻讯后悲痛欲绝,第二天即发函海内外哀告黄兴逝世的消息。过去讣告多由死者亲属发布,而黄兴逝世的讣告则由孙中山单独署名发布通令全国全党,以示创立之义举。1917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
一般认为,孙中山是思想家、先行者,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由于黄兴的派系人马在蒋介石北伐后备受忽略,其生前的重大贡献、理念和计划也长期被搁置。直到1990年代,海峡两岸才开始重新重视黄兴的功业。
建立民国后,他初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但并未接受,而是推举即将回国的孙中山(陈叔通《百梅书屋诗存》)。
袁世凯在亲信面前曾自信地评比孙中山、黄兴:“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
黄兴逝世时,在日本疗病的同乡蔡锷万分悲伤,写下挽联:“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不久蔡锷也因病逝世。两人同葬岳麓山。
据说章太炎的外号“章疯子”乃出自于盛怒中的黄兴之口。章太炎很敬重黄兴,曾愿拥戴黄兴为同盟会领袖。在黄兴的追悼会上,章太炎送的挽联写道:“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冯自由评价黄兴说:“世称孙、黄为开国二杰,克强诚当之无愧矣。”
同盟会元老胡汉民曾评价黄兴说:“黄兴是个标准的‘湖南骡子’。更隐藏‘老子不信邪’的脾气,其雄健不可一世,处世接物则虚衷缜密,转为流辈所弗逮。先生使人,事无大小,辄日慢慢细细。传闻耳熟是语,以为即先生生奔驰己之格言。”
黄兴的幕僚李书城,评价黄兴:“克强总是个最平实的人,做事有功不居,光明磊落,作战身先士卒,爱护袍泽,做人推诚务实,容忍谦恭,受谤不言诠,受害不怨尤,不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
章士钊评价黄兴:“吾持以论交之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黄兴生死皆在十月,一生发生的重大事件多有在十月的,甚为巧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