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名 | 产品取名 诸葛神签 | 公司测名 | 中华风水 百 家 姓 | 网络域名 | 个性网名 | 历史今天
公司起名 | 起英文名 个人测名 | 测英文名 | 测 八 字 阴 阳 历 | 姓名学堂 | 名字趣闻 | 现代命名
藏 头 诗 | 历史今天 查 名 人 | 经 纬 度 | 看 吉 日 粤语发音 | 字典频道 | 词典频道 成人改名
设计图章 | 贴    吧 找 同 名 | 查 生 日 | 公司查询 成语频道 | 诗词频道 | 谜语频道 现代命名
 
 
 综合分类 >>
   位置: 逸名网 >> 逸名资讯 >> 名字趣闻 >> 周易理论 >> 正文
《道 德 经 释 义》(1—5章)
2005-10-13  来源: 转载 



第 一 章

“道。”

道教经典《清静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见,《老子》所谓“道”,实为阴阳未判之前的混元无极。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万物之根蒂,造化之枢机。它无形无象,无色无臭,无所不在,无所不备,充塞宇宙,遍满十方,不增不减,永恒常存。它本无形而不可名,但却真实存在。老子为了使人承认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故以“道”名。


“可道,非常道。”

混沌初开,阴阳始判,清浊肇分,乾坤定位,是谓太极。在天有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在地有东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之间有飞潜动植、人间社会。这些有形有象之事物,皆有生有减,有成有毁,不能永恒常存。这些可生可灭的万事万物,皆属“可道”的范围。因有形质,处于变化之中,故谓“非常道”。


“名。”

此“名”指“道”之命名。混元无极大道,无形无象,立“道”为名,此名实为常名。

 

“可名,非常名。” 

“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名”由何起?“名”由实存事物而起。名至于实。有物才有名。宇宙间的事事物物,千差万别,各具特性,为了区别它们,才安名立字。由于这些名称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可生可灭,因而标志它们的名称概念也必然是可生可灭的“可名”。由“可名”代表的万事万物生灭运化、变动不居,故凡“可名”皆“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是指无形无象的混元大道,因无形无象,故无名。“道”之名实为强名。虚无的大道无形而无名,它早于天地而存在,故谓“天地之始”。

“有名”是指宇宙天地。天地是指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是最早的实物,其名亦是最早的名。万物由天地而生,故有形有名的天地谓之“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僥。”

“常无欲”者,是指未被后天情欲凿丧的先天体性,至清至静,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观万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机。“常有欲”者,是指先天的虚无体性已动,变为后天的情欲。心智可以思虑的,耳目可以见闻的,均属事物粗糙的形体和外壳——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一是指至清至静的先天性体,生化天地万物的虚无妙气,二是指后天有心有念的情欲,天地万物的终成之僥。两者名虽不同,却均由先天虚无的混元无极所生。物之始生之机为妙,物之终成之体为僥;人心静之为性,动之为情。两者同出于宇宙的本源——无极大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朕兆、无端倪、无形象、无边际,至为深远者,谓之“玄”。至微又微、至远又远、至隐又隐,无法估量者,谓之“又玄”。玄之又玄、深不可测的虚空之中含藏着生育之机、万化之妙,万事万物及其运行变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故此真空妙相谓之“众妙之门”。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

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循环不已,周而复始。虚空可生出万物,万物可散而归于虚空。物从虚中生,有从无中来。无可化为有,有可化为无。有无永远处于相互转化之中。

治国兴邦,举办事业,乃至行万事,必须慎终如始。多从困难处着想。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如此,难可化为易。反之,若只想顺利,只图侥幸,不作好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易也会转化为难。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对待,相互转化的。

事皆有别,物各有形。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无长则无所谓短,无短亦无所谓长。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无下则无高,无高亦无下。二者相互对待,相辅相成。

 

“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亦如前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因此,体现真常自然之道的圣人,他们明晓天地万物之理,深知自然运化之机,而能使自己体性合于大道,因任自然,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浑厚的淳风之中。 

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生化万物而不推辞,创造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由于不居功,它的功绩才永远不会被埋没。

大道具有如此伟大的品质,法天地自然之道的圣人,亦应具备如此品质,造福于人类而不求报。


第  三  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是指不人为地标榜贤才。《庄子》说:“在朝廷者,论爵位之高低;在宗庙祭祀时,以尊卑次序而排之;在乡邻行处者,必以年龄大小而定其称;在承办事业中,则只推崇贤能者。这是自然之序,非有意作为也。”崇尚贤才,是自然而然的。若有意标榜,人工树立,必使人们争名逐利而不务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贡献。贤名为形式障蔽,为投机者所用,必失其真,流于虚名,贻误国家,危害社会。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金玉珠宝,是谓难得之货。本已珍贵,若再加提倡,必然促使人们去行盗。这说明人为地加尊于某种东西,必然导致不良后果。浓妆艳抹,买弄媚姿,显其丽色,必惑人之本性,乱人之常心,触人之邪念,诱人之妄行。

同样道理,为政者若彰荣华、显富贵、扬虚名、倡奢糜,亦会惑乱民心,上行下效,弊病四起,紊乱纲纪,国政腐败。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因此,圣人心地纯素,不留一物,性体圆明、虚朗,不甘陷入虚华的尘网之中,他们恬淡无为,心虚意静,柔弱谦和,不与物争,敛华就实,神凝气聚,精全髓满,自然百病不生,身康体健。
若使人们保持淳朴的自然之性,不炫机智,不尚狡诈,返朴还淳,乐享天真,贤与贵贱相忘于德化之中,少数尚机诈者,自然不敢妄为。此乃以德化民之方,而非愚民之策。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道的体性是无,无形无象,无声无色,不阴不阳,不上不下,空空洞洞,杳杳冥冥,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一切皆无。然而万类咸仗,群生皆赖,无所不生,无所不造。
这说明“道”的体性和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
以此类推,人若法天地自然之道,使其体性合于大道,虚无自然,无私无欲,无执无偏,恬淡无为,以“道”的“无为”原则修身治国,必可无所不治,无所不达,修身身康壮,治国国太平,收到最佳之效果。


第  四  章



“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

道这种虚无妙气虽无形象、无端倪、不可见,却无所不在,无所不备,体性圆满,妙用无穷。

 

“渊兮,似万物之宗。”

它深不可测,广不可量,似有非有,似无非无,却是万物生化之母,主宰万物的宗主。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不显聪明才智,不露棱角锋芒,犹若浑圆之球体。万事万物,莫不有对,大干世界,无处没有矛盾、没有纷争。道则若和气药、润滑剂,处处起消除矛盾、和解纠纷之作用,造成宇宙的和谐舆统一。
天下事物,阴阳刚柔,美丑善恶,是非曲直,各具其性。道则含光内敛,体性圆明,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在美为美,在丑为丑,超脱一切,又内涵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局限于一个方面。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之妙气无形象、无方位、无终始,好象根本就不存在,其实它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宇宙本根。

这说明道是自固以存、自根自本的自然存在物。



第  五  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不仁”,是无心仁慈,无意偏爱。“刍狗”是用草扎成的狗,上古时所用的祭祀品,人们对它并无爱憎。天地无情感、无意识,对万物无所谓仁慈和偏爱,纯任万物自运自化、自生自灭。《阴符经》云:“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亦是说天生万物并非因为爱,天杀万物亦非因为恨,而是自然运动变化之规律。天道运行,四时成序,阴阳消长,其中自有生杀之机。春夏到,阳长阴消,万物应时而生长;秋冬至,万物应时而收藏。此皆自然之道,而非有意作为也。

圣人法天地自然之道,治国理民,以无心为仁,不以个我意志加天下。人若无私无为,内充道德,处之以柔弱谦恭,必得人钦崇而尊之;反之,如人内失其德,处之以骄肆强暴,必为人厌弃而辱之。圣人无偏爱,无私情,开诚布公,替天行道,对王公贵族,庶民百姓一视同仁。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是指风箱,此处取中空之意。《庄子》曰:“天籁,地籁,人籁。橐龠和籁因中空,其中有自然之妙用,动则声生,静则音止。”动可吹出无穷无尽的曲子,静则无声无息,一切为零。天地之间中空犹如橐龠亦如籁,静则无生息,动则生万物,千变万化妙用无限量。

言辞再多,亦有不尽之处。橐龠既空,发气无穷无尽。既知此理,不如致虚守静,不言守中。

此章主旨在于讲中虚之妙用,说明中虚具有无限生化之功能,守中抱本可“枢始环中,以应无穷”。至虚的真空妙气潜藏着无限生机,永远不会衰竭而永存不灭。



更多>>
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您发现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通知逸名网。
联系电话:027-82831088 82822002。
历史 发生的事

 
Copyrights © 2009 una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逸名网 当前版本:V3.2
法律顾问: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 王煜 律师  
技术支持:武汉逸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话:027-82831088 82822002
ICP备案:鄂ICP备05015700号